今天想跟大伙唠唠试管路上的亲身经历,我和我媳妇儿折腾了三年多,跑了四家医院,听了仨专家给的方案,才算是摸着石头过了河。不是啥专家讲解,纯粹是我们两口子一把鼻涕一把泪试出来的,你们当个参考避避坑。
第一步:挂号排队,跟查户口似的
我俩最开始去了据说最牛的生殖中心,好家伙,乌泱泱全是人。护士拿着个小本本,把我们俩从出生到现在的毛病、家里几口人、干啥工作的问了个底儿掉,比查户口还细。完了抽了七八管血,我媳妇儿做了个“探头”(后来才知道叫阴超),那叫一个尴尬。医生拿着单子,抬了抬眼皮:“你俩,典型的卵巢功能不太行,精子活力也一般,想要娃,得走试管的路子。” 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钱袋子感觉要瘪了。
第二步:选方案?听得我脑壳疼
医生说有几种“打法”,挨个跟我们掰扯,听得我云里雾里,就知道要打很多针:
- 长方案(超长刺激): 医生说我媳妇儿这情况,属于“年纪不小,库存一般”,想多攒点“货”,得打“降调针”压一压,再使劲儿“促排”。这过程贼拉长,至少打针一个半月起。隔壁床的王姐就是走这条路,隔三差五跑医院抽血看B超,她老公说钱包都瘪了。好处是后来她取了15个卵,成了5个胚胎,成了双胞胎!但时间金钱真耗不起。
- 短方案(快速、拮抗剂方案): 主打一个快。月经来了就开打促排针,中间再掺点别的针防止卵子自己“溜了”(排卵)。我同事小两口搞的这个,说是快,但小半个月也得去医院七八次,他们取了8个卵,成了2个胚胎,冻起来准备下次移植。小两口倒是没受太久罪,但胚胎数不多,悬着心。
- 微刺激/自然周期方案: 这个最省药钱,少打针,甚至不打促排,主要靠“监控”,等自然长起来的那一两个优势卵泡。我媳妇儿表妹走了这条路,说是对身体负担小,吃药就行。前后跑医院七八次,每次等半天就看几分钟,结果就取了1个卵泡,还好老天开眼成了胚胎移植成了!真是“靠天吃饭”的路子,心脏得强大。
第三步:取卵、配胚胎,全是未知数
不管选啥方案,都得进“手术室”。我媳妇儿打麻药睡了一觉,醒来肚子有点胀。医生会告诉取了多少个卵子,这数字跟超市结账似的,当场给。然后就是实验室干活儿了,过几天才会知道精子卵子合没合上(受精),再养几天(囊胚培养)。这时候最煎熬,天天捧着手机等电话,生怕响。我媳妇儿是长方案,取了12个卵,配成了7个受精卵,养了五天,报告说成了3个“囊胚”,医生看着片子说质量“还不错”,这才算松了口气。
第四步:放胚胎,等“开奖”
移植那天快得很,几分钟,我媳妇儿说就像做检查。医生用根细细的管子,把冷冻解冻后的胚胎“放进去”。完事给一打黄体酮药,针管,回家自己打屁股针!那半个月等验孕的日子最难熬,天天神叨叨的,媳妇儿不敢蹦跶,饭都不敢吃饱怕挤着“宝宝”。第十二天,自己拿试纸一测,看见两根杠,我俩都不敢信,跑医院抽血确认,血值好几百!那一刻,我俩在医院走廊差点蹦起来。
我的一点糙理儿
跑了一圈下来,真没有“最好”的方案,只有“最适合”的。
- 别光看钱: 短方案省点药费时间?但胚胎可能少,要移植好几次,折腾下来也不少花。王姐那长方案花得多,但一次成了俩,摊下来也值。
- 身体底子是硬道理: 医生看了那么多报告才定方案,我媳妇儿那个卵巢储备,搞微刺激就是赌命,表妹那属于运气爆棚。
- 时间耗得起不: 长方案跑医院次数最多,上班族请假太难!小夫妻做短方案就图个快,不影响太多工作。
- 心理素质得过硬: 尤其微刺激、自然周期,一次就一两个卵,成败全压宝,压力山大。
选啥路,别光听网上吹,也别光听朋友劝,老老实实听医生的,把自个儿身体情况和家底儿(钱和时间)摊开了跟医生说清楚。像我们这样,走适合自己的路,坚持下来,才有机会等到那根“中队长”(双杠试纸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