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宫斗剧的时候突然冒出个念头:第一集里皇后走路总扶着腰,那会儿她是不是已经怀上了?结果弹幕吵翻天也没个准话,干脆自己动手扒史料去。
第一步:翻箱倒柜查袍子
大清早蹲在书房吃灰,把《内务府造办处档案》复印件全摊地上。重点盯皇后那年的吉服袍子尺寸记录,手指头戳着数字一行行比。发现开春做的袍子腰围突然放量三寸,到中秋节又悄悄改回去两寸半——这尺寸跟过山车似的,我攥着放大镜嘀咕:“没点情况谁改这么勤?”
第二步:太医院脉案挖宝
转头翻太医院脉案本,缩着脖子啃那些虫蛀的宣纸。看见三月到六月间皇后每月都传妇科圣手陈太医,有回写着“滑脉如珠,中取有力”。翻到七月记录突然中断,再出现时换了个专治风寒的李太医,墨迹还糊了大半块。
- 初八:陈太医卯时三刻入长春宫
- 廿二:撤皇后滋补药膳三日
- 廿九:换李太医请平安脉
我嘬着牙花子在日历上画圈圈,这时间线卡得死紧。
第三步:起居注里的猫腻
翻皇帝起居注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。那年四月皇帝突然下旨:皇后禁食蟹黄、兔肉整整五个月,可档案里明明记着皇后最爱蟹粉狮子头。更蹊跷的是五月往盛京送山货的贡单里,突然添了二十筐酸杏干。我拍着大腿乐:“这不此地无银三百两么!”
第四步:老嬷嬷嘴漏风
扒拉故宫出的宫女口述史,有个伺候过皇后的老嬷嬷回忆录写着:“主子那会儿见天恶心,偏爱吃腌梅子。有次主子赏我们金瓜子,刚抓了把就捂着嘴跑净房吐。”书页边角都被我捏卷了——这不跟现代孕妇症状对上了?
折腾到半夜两点,把四沓资料啪地拍桌上:袍子放量、太医换人、忌口清单、嬷嬷证词,这不是怀了还能是刚要发朋友圈,突然接到剧组顾问邀请,直接摁了拒接键——这帮人连自己拍的剧都搞不明白,费这劲干